1997年1月,在孙伟杰先生的倡议下,由孙伟杰、王坤晓、刘贞峰共同出资50万元,注册成立了杰瑞集团的前身——烟台金日欧美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,开始做矿山设备进口配件贸易。
其实,早在1993年的时候,还在烟台黄金技校任教的孙伟杰就进行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——以每年25000元的价格承包了校办企业“烟台黄金实业开发公司”,开始从事地下矿山无轨设备进口配件业务。由于经营状况良好,未到3年承包期限,他就关掉了公司,一方面,孙伟杰觉得赚了足够多的钱,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,已经实现了下海经商改善自己生活的初衷;另一方面,他认为自己经营企业非常辛苦,希望能够过的轻松一点,能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。
然而时隔半年,追求“小富即安”的孙伟杰由于一段家人生病的特殊经历,让他感受到身为一个男人应该承担更多:生活中不能只顾及自己的感受,还要让家人过得更好,自己还应该承担一份家庭的责任;他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够,这也促使他第二次下海。
孙伟杰认为,一个不懂得承担家庭责任的人,很难想象他会在工作中承担责任。数年后,曾经有人问孙伟杰: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经历了很多挫折,是什么支撑您一步一步走到现在?他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两个字:责任——对家庭的责任、对员工的责任、对社会的责任、对客户合作伙伴的责任、对股东和投资者的责任。
这一次创业,孙伟杰、王坤晓、刘贞峰三个人就确定了一个目标,要把配件贸易做大、做强,要把业务推向全国。
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,大的矿山都有固定的采购渠道,作为一家新兴企业根本难以进入,经过三个人的共同讨论,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、想不到的事!
经过了解,他们得到一个信息,在广西有一座海拔800米的矿山,可能会有配件的需求。春节刚过,正月初六,孙伟杰和王坤晓两人就赶到矿山上,当时矿上正在放假,除了值班人员外没有其他的工作人员,只有一台台的设备停放在现场,而两个人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了解一下矿上设备的情况,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报价,想至此,两个人就留在了矿上。
白天孙伟杰、王坤晓就早早起床,每天从矿车车底爬进爬出,擦拭设备,查看配件信息;晚上他们就住在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。正月的广西阴冷潮湿,住处的屋顶和墙壁甚至都往下滴水,他们盖着从现场拾来的军大衣里抽出的棉絮,吃了10天的饼干、方便面和咸菜;每天在矿车下忙碌,使得两个的人身上沾满了油泥,他们几乎每天都需要用清洗剂兑着木屑搓洗头发。
正月十六,矿上复工,而孙伟杰、王坤晓也通过十天的用心准备,整理了一份报价单,他们拿着这份事先准备好的、有针对性的报价单找到了矿上的领导。矿上的领导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两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,但早就从值班人员那里听说了,他对两个人的行为非常感动,给出了很高的评价:我们矿从86年成立至今,这十几年的时间,我从来没见过像你们俩这样真正想做事的人!
两个人的行为最终感动了客户,对方在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情况下,和公司签订了订单,这是奠定杰瑞发展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订单,杰瑞也迈出了走向全国矿山市场的第一步。